卖掉80座广场,仍欠6000亿!万达为何永远还不完债?

卖掉80座广场,仍欠6000亿!万达为何永远还不完债?
2025年09月29日 18:00 市场资讯

  来源:圆桌世界观

  最近几年聊起万达,大家的第一印象早不是当年“一个亿小目标”的风光,而是“又在卖东西了”的高频操作,从五星酒店到文旅项目,再到王健林曾经说“绝对不能放”的万达广场,前前后后光广场就卖了80多座,算下来回笼的资金也不是小数目。

  可即便如此,万达还背着6000亿的巨额债务,这事儿实在让人纳闷:卖了这么多值钱家当,怎么债还是像还不完似的?

  从“华人首富”到“上市豪赌”,万达踩下第一个大坑

  2013年对万达来说是个里程碑,王健林第一次坐上中国首富的位置,自此开启了万达的高光时刻,到2015年,他更是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以2600亿资产超过李嘉诚,成了全球华人首富。

  那时候的万达,说是“商业帝国”一点不夸张,2016年王健林抛出“小目标”金句时,手里握着200多座万达广场、80多家五星酒店,还有1300多家影院,走到哪儿都是行业焦点,妥妥的“巨头范儿”。

  可就在风光最盛的时候,万达却做了个后来看颇冒险的决定,上市豪赌,当时王健林觉得港股市场低估了万达的价值,觉得自家企业的实力不该只值这个价,于是拍板从港股退市,把旗下商业地产公司改名叫万达商管集团,转头准备冲击A股。

  其实站在企业角度,想通过上市提升估值、拿到更多融资,本身是很正常的操作,很多大企业都这么干过。但对赌协议这东西就像“带刺的玫瑰”,看着能拿到急需的资金,可一旦没达到约定条件,刺就会扎得人疼。

  2018年,万达冲A失败了,好在腾讯、苏宁、京东、融创这些企业凑了340亿,买下了之前投资人手里14%的股份,才帮万达暂时解了围。不过这次上市失败只是个开始,万达的债务问题,也从这时候起慢慢浮出水面。

  但光有一次上市失败和对赌压力,还不至于让万达陷入6000亿债务的泥潭,真正让它“伤筋动骨”的,是2017年的一场突发事件。

  政策收紧+“亏本甩卖”,万达陷入“拆东墙补西墙”

  2017年,“大马城”项目引发了不少关注,也正是因为这个事件,万达突然遭遇了政策调整和贷款收紧的双重冲击。这对当时还在靠高负债扩张的万达来说,简直是“晴天霹雳”。

  王健林只能选择“壮士断腕”,把13个文旅项目91%的股权和77家五星酒店打包卖给融创和富力,当时很多人觉得万达这是果断止损,可谁能想到,这600多亿的甩卖,只是万达“卖卖卖”模式的开端。

  也是在2017年,王健林曾公开回应过债务问题,说当时万达的商业贷款加债券约2000亿元,还提到以成本计的资产有7000亿元,2017年集团收入2273.7亿元,账面现金有1000亿,手里还有1300亿的销售物业,卖掉能回收几百亿。

  按他的说法,“万达负债不是个问题”,可仔细看这几年卖的资产,能发现个明显特点:万达早期甩卖的都是文旅、酒店、百货这些非核心业务,而作为“压舱石”的万达广场,始终没出现在出售清单上。

  也能理解,毕竟万达广场是万达最稳定的收入来源,2024年上半年,光是万达广场就贡献了244亿元收入,根据万达商管后来的信息,2024年底全国有513座万达广场,运营面积约7090万平方米,这个规模在行业里依然能打。

  说白了,这时候的万达已经陷入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困境,卖资产的钱刚到手,可能就用来还利息或填其他窟窿了,根本没法从根上解决债务问题。

  本以为保住万达广场这个“基本盘”就能稳住,可没想到,连这个曾经的“底线”后来也守不住了,而且王健林还没放弃上市的念想,这又给万达添了新麻烦。

  卖广场、失控制权,万达的“体面”与现实压力

  2024年,万达的处境更难了,之前一直舍不得卖的万达广场,也开始出现在出售清单上。这一年,万达累计卖掉26座万达广场;2025年节奏更快:2月卖5座,4月把万达酒店管理100%股权卖了,已经那座气派的总部大楼,也都卖了。

  前后算下来,万达卖掉的万达广场已经有85座,比标题里的80座还多5座,可见当时是真的“急了”,更让人唏嘘的是,为了缓解债务,王健林还失去了核心资产的控制权。

  从财务数据看,万达的债务压力更直观,2024年9月底的数据显示,万达商管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400.84亿元,短期借款38.89亿元,长期借款1064.6亿元,应付债券61.91亿元,光是一年内到期的短债就超439亿元,可手里的货币资金只有约151亿元。

  这意味着就算把所有能立刻用的钱拿出来,也还不上一半短债。忙活七八年,卖了这么多资产,万达依然背着巨额存量债务,除了继续卖资产,似乎没更好的办法。

  不过对比同期其他爆雷房企,万达还算保住了“体面”:没申请破产,员工工资照常发,还在坚持卖资产还债,没选择“躺平”。

  “华人首富”的商业帝国

  从“华人首富”的商业帝国,到卖掉80多座万达广场仍欠6000亿债务,万达走过的弯路确实让人感慨,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在困境中的态度,没有像有些企业那样破产逃债、拖欠工资。

  而是一直通过出售资产偿还债务,这份对员工、对债权人的责任感,其实挺难得的,现在的万达虽然难,但手里还有400多座万达广场的基本盘,只要稳住节奏、优化业务结构,慢慢处理债务,未来未必没机会走出困境。

 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,起起落落是常态。万达现在遇到的困难,或许只是它漫长发展路上的一个“坎”。

  相信只要它能吸取教训、调整方向,保持住那份“体面”和责任感,总有一天能摆脱债务困扰,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节奏,毕竟,能在行业寒冬里坚持下来的企业,本身就已经赢了一半。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VIP课程推荐

加载中...

APP专享直播

1/10

热门推荐

收起
新浪财经公众号
新浪财经公众号

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,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(sinafinance)

股市直播

  • 图文直播间
  • 视频直播间

7X24小时

  • 10-16 西安奕材 688783 --
  • 10-15 超颖电子 603175 --
  • 10-14 禾元生物 688765 --
  • 10-13 马可波罗 001386 --
  • 09-29 道生天合 601026 5.98
  •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